大学毕业后,为了在大城市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王涛奋斗了整整3年,但当他决定返乡就业,辞职只用了短短几分钟。文质彬彬的王涛说,一开始,自己真没想过会离开城市干农业,更没想到,第一份涉农工作会在家乡。...
2020-07-22 19:11:01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耳熟能详的北朝民歌生动描绘了蒙古草原的勃勃生机,如今,“草原风光”成为了朔州市平鲁区下纸房村的真实写照,行走在蜿蜒曲折的山间小道,青山延绵起伏,耳畔羊声咩咩,村民耕种劳作,一幅“脱贫奔小康、山村美如画”的和谐美景尽收眼底。...
2020-07-21 18:02:36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7月17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社等12家国家、省级媒体组成中宣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团来到朔城区,聚焦老旧片区改造和膜侧播种助农增产增效开展采访活动。...
2020-07-20 18:16:06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把黑色煤矸石磨成粉末,经过深加工,便可变成白色高岭土。黑色煤矸石变废为宝着“白装”远销海外,为“煤城”山西朔州破解矸石之困。...
2020-07-20 16:56:49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发展特色产业是“解锁”脱贫的“金钥匙”和“新密码”。野猪窊村坚持把中药材产业作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的优势特色产业来抓,充分利用防火林的空间间隙,因地制宜套种板蓝根,拓宽农民脱贫增收渠道。...
2020-07-20 08:30:52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7月17日下午4点,记者来到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南城街道西街村老干局片区采访,正赶上倾盆大雨,但街巷里道路整洁,地面上没有一点积水。65岁的苏云老人说,要是3年前赶上这么大的雨,那就没法过了,他用几句顺口溜形容过去的光景:“头顶蜘蛛网,脚踩泥水塘,垃圾随地倒,车辆进不了巷。”...
2020-07-20 08:27:58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满目葱茏,松涛阵阵,空气沁人心脾,时有野兔穿梭林间。这里是右玉,一切生机勃发。...
2020-07-20 08:19:37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7月17日上午,走进右玉县图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高大的厂房,透过玻璃,可以看到一条条小香葱烘干、冷冻加工生产线,董事长刘军告诉记者,得益于右玉县70多年坚持不懈造林绿化,创造一方绿色净土,为发展无公害出口农产品提供了优良生态环境。...
2020-07-20 08:16:22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来到山西朔州窝窝会村的宏泽养牛场,一股草香味儿扑鼻而来。“这是我们锄青草料的香味,这种草料存放时间长,牛吃上也好吸收,很有用。”养牛场的负责人武臣介绍说。...
2020-07-20 07:41:53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地处山西省西北端的右玉县,70多年来,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人工造林近170万亩,1.3亿棵,全县林木绿化率由不足0.3%提高到56%,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生态奇迹,孕育铸就了宝贵的“右玉精神”。...
2020-07-18 19:37:28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2019年,南城街道圆满完成了东关迎宾苑、西街峙庄路、西街孙家斜和西街老干局4个老旧片区的改造工程,共涉及380户1200多人,10.9万平方米。昔日旧貌换新颜,苏云过上了梦想中的小康生活。“以前家里是旱厕,儿媳妇来了,没法去卫生间,现在水电暖一应俱全,还有独院,孩子们乐得回来。”苏云感慨道。...
2020-07-18 18:55:31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山西晋坤矿产品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家依靠科技转型发展,把煤矸石等“废物”变废为宝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内行业首家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
2020-07-18 18:50:30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7月17日,一早起来,发现右玉下了一夜雨,地面还有些积水。这样的天气、这样的雨量,在半个多世纪前,完全是一种奢侈。...
2020-07-18 18:22:38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我是农民出生,原来是给康师傅方便面做调料包的。但那些蔬菜用的没多少,价钱也上不来,对当地农民帮助不大。在换冻干技术时,我就想着找些新路子。”刘军是山西右玉县图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告诉记者,得益于右玉县70多年坚持不懈造林绿化,创造一方绿色净土,为发展无公害出口农产品提供了优良生态环境。...
2020-07-18 18:20:42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生活了63年的种树人李云生说,40年前他觉得,没有风沙的生活就是小康。如今,李云生对小康生活有了新的定义,在生活上无忧无虑,有吃有穿,不受冷不受寒,冬天有暖被窝,夏天有乘凉的地方,“人们的幸福指数高了,就是小康生活。”...
2020-07-18 18:17:45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小时候我们去上学都得戴风镜,一刮风就黄沙漫天,什么都看不见,白天就得点煤油灯照亮。”64岁的李云生这样描述山西省右玉县从前恶劣的生态环境。他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是右玉从黄沙漫天到绿树如茵的见证者。...
2020-07-18 17:47:28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经历了70多年的治理,如今的山西省右玉县由风沙满天的“不毛之地”成为了树木成荫的“塞上绿洲”。一棵棵树不仅把右玉的风沙治住了,还拓宽了当地村民的致富道路。...
2020-07-18 17:10:41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过去的右玉是不毛之地,“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如今的右玉,春天惠风和畅,夏季清爽宜人,秋天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是闻名全国的“塞上绿洲”、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被联合国评为最佳宜居生态县。...
2020-07-18 17:04:13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吃着盐煎羊肉,喝着纯粮烧酒,呼吸着新鲜空气,我们右玉人幸福指数高呢!”今年76岁的王德功,是原右玉县政协主席,他不仅见证了家乡右玉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绿洲的蜕变,也见证了右玉精神的诞生。...
2020-07-18 17:03:13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顺其自然”是赵守忠常挂在嘴上的口头禅。在右玉从事林业技术员37年,他见证了风沙肆虐、黄土满天,工作后多年来他一次次上山了解地形土壤,一次又一次进行造林实验...
2020-07-18 17:00:43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